鉛筆奇觀
版主: 管理團隊
Re: 鉛筆奇觀
早期我也是唸理工的,偏愛使用自動鉛筆,平時隨身會帶有2隻以上的筆,分別裝入不同的筆蕊,在使用上以0.5mm居多,以0.5mm的粗細在快速書寫時,可以連續不斷的書寫。個人以為,由於理工科系往往需要快速且大量的書寫,0.5mm的自動鉛筆自然成為最好的選擇。
後來在I.T.產業擔任研發人員後,反倒喜歡用木頭筆,桌子上總是一大把的木頭鉛筆;只有出門時才會帶前導管可以縮入的自動筆,因為較不會刺破衣服。
在整個研發部門幾乎,電子研發者都以0.5mm自動筆居多,機構工程師則是2.0mm擒爪筆,包裝設計則以木頭筆和3.5mm擒爪筆居多;個人猜這可能與工作上的需求及同儕間影響有關。
後來在I.T.產業擔任研發人員後,反倒喜歡用木頭筆,桌子上總是一大把的木頭鉛筆;只有出門時才會帶前導管可以縮入的自動筆,因為較不會刺破衣服。
在整個研發部門幾乎,電子研發者都以0.5mm自動筆居多,機構工程師則是2.0mm擒爪筆,包裝設計則以木頭筆和3.5mm擒爪筆居多;個人猜這可能與工作上的需求及同儕間影響有關。
-
- 文章: 148
- 註冊時間: 23日 11月 2008年, 22:09:47
Re: 中西輝柏鉛筆
講到鉛筆一定會提到輝柏Faber Castell這個附貴族血統也是世界最大鉛筆製造廠之一的品牌。1761年成立的輝柏以Graf von Faber-Castell 為名所推出的 Perfect Pencil 頂級鉛筆寫下了鉛筆奢華的記錄:
http://cn.hypebeast.com/t/2012/12/graf- ... cale=zh_TW
東西方所認定的奢華有時就是不一樣。幾年前, 台中的小慶用不同的漆藝在Graf von Faber-Castell 鉛筆上塗了温潤的生漆, 讓一支平凡的鉛筆添加了不少精緻感。雖然原來鉛筆上刻入的線條被生漆貼滿, 但也因為有這些刻紋, 以線條佈局的生漆圖案才得以呈現: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q1002123-123 ... =f&fid=232
http://cn.hypebeast.com/t/2012/12/graf- ... cale=zh_TW
東西方所認定的奢華有時就是不一樣。幾年前, 台中的小慶用不同的漆藝在Graf von Faber-Castell 鉛筆上塗了温潤的生漆, 讓一支平凡的鉛筆添加了不少精緻感。雖然原來鉛筆上刻入的線條被生漆貼滿, 但也因為有這些刻紋, 以線條佈局的生漆圖案才得以呈現: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q1002123-123 ... =f&fid=232
Re: 鉛筆奇觀/觀於Faber Castell的完美鉛筆
筆奇觀/觀於Faber Castell的完美鉛筆
假如人人都重上新潮,Faber Castell的完美鉛筆將無市場可言。亞洲人崇尚新潮,小慶這批鉛筆迷例外,他們是東方品味,並非是新潮。歐美一大群人就愛木頭筆。完美鉛筆就這樣開發了。
攜帶木頭筆有何缺陷?
1 筆尖會戳到自己。
2 無法削尖筆。
3 鉛筆短了以後不好拿。
4 寫錯了,沒橡皮擦。
Faber Castell解決上述四個問題,那就是完美鉛筆。
假如人人都重上新潮,Faber Castell的完美鉛筆將無市場可言。亞洲人崇尚新潮,小慶這批鉛筆迷例外,他們是東方品味,並非是新潮。歐美一大群人就愛木頭筆。完美鉛筆就這樣開發了。
攜帶木頭筆有何缺陷?
1 筆尖會戳到自己。
2 無法削尖筆。
3 鉛筆短了以後不好拿。
4 寫錯了,沒橡皮擦。
Faber Castell解決上述四個問題,那就是完美鉛筆。
Re: 鉛筆奇觀/給Yuan1
鉛筆奇觀/給Yuan1
Yuan,你貼得這張,便宜很多啦。用Staedtler的鉛筆---Lumograph也是能用。上面兩個膠環拿掉,握持舒服一點。可以買的。
不高興的話,我教你:美術社有賣炭棒或石墨棒用的套管,當然沒有完美鉛筆那樣甚麼配件都有,用起來還不錯。一支80~100元
很多變通的。兩者你選。
Yuan,你貼得這張,便宜很多啦。用Staedtler的鉛筆---Lumograph也是能用。上面兩個膠環拿掉,握持舒服一點。可以買的。
不高興的話,我教你:美術社有賣炭棒或石墨棒用的套管,當然沒有完美鉛筆那樣甚麼配件都有,用起來還不錯。一支80~100元
很多變通的。兩者你選。
Re: 鉛筆奇觀
我所謂的鉛筆就是木頭鉛筆,自動鉛筆反而不是那麼喜歡,倒是我太太很喜歡FABER 的那隻工程用自動鉛筆,一用就上手, 之後那隻工程筆就變成她的啦.....
現在辦公桌上筆筒中也是插了四五隻的木頭鉛筆,不過比較少機會用到了,隨意的塗寫都是拿鋼筆來寫寫畫畫。除了念書時,木頭鉛筆用最多的時候就是電路修改ECO時,為了把數位電路合成之後的電路畫出來,鉛筆是真最佳幫手啊,因為隨時會畫錯看錯.....
對了,前幾天才剛從東京回來,世界堂這家書店有很多在台灣不多見的roting自動鉛筆,有機會去玩的筆友可以去找找看。
現在辦公桌上筆筒中也是插了四五隻的木頭鉛筆,不過比較少機會用到了,隨意的塗寫都是拿鋼筆來寫寫畫畫。除了念書時,木頭鉛筆用最多的時候就是電路修改ECO時,為了把數位電路合成之後的電路畫出來,鉛筆是真最佳幫手啊,因為隨時會畫錯看錯.....

對了,前幾天才剛從東京回來,世界堂這家書店有很多在台灣不多見的roting自動鉛筆,有機會去玩的筆友可以去找找看。
Re: 鉛筆奇觀/我的結語
鉛筆奇觀/我的結語
從我設想假如當時在戰場,戰壕中必然攜帶鉛筆而非鋼筆開始。韓戰美軍多攜代派克50,先父來台後,短時間也看過他有一支派克50,小時候,唯一印象就是,他很虐待這支筆。嫌墨流不足,拼命倷筆尖。沒多久無蹤影了,我不認為他有絲毫遺憾,幼年,在部隊中看過他指揮師對抗大演習,很清楚記得他的野戰服口袋只有紅藍鉛筆。那次是實彈演習,他連手槍,都放在營房住處的床底,怕我拿來玩,他沒想到我就拿來玩了。實在危險。思考從這起始的。
回憶學生時代在美國,後來在加拿大,接觸很多北美西人,直到昨晚,沒有任何西人使用過自動鉛筆的記憶,所有殘存記憶都是使用木頭鉛筆。也確認多倫多大學理工,包括數學學院允許使用鉛筆。這幾天拿出Staedtler 的Lumogrph 2mm木頭筆來試寫,尤其是英文,發覺Yuan1 講的:不必磨尖照寫,適合英文書寫。我沒看過西人寫一半就去磨尖的。那種粗度他們習慣了。直到裸露的鉛芯用盡後,才去削筆,也就是說從細到粗一直用是習慣。回想實才發覺,確實沒見過西人用自動鉛筆,更別說歐洲最貴的那種。有可能使用捲入捲出的 Cross 0.9mm。Cross把原子筆(Century)和鉛筆俓度都弄成和木頭鉛筆一樣,難怪當年走紅。這是利用美國人用鉛筆的習慣,順利轉換成他們的產品。始美國人把Cross原子筆當鉛筆用,並且把自動鉛筆取代木頭鉛筆。設計含有如此考量。我見過很多北美人使用Cross這種筆具。並非僅是禮品筆。
個人從1970年代後期開始使用自動鉛筆後,從未捨棄,因為多使用於讀書,少用2mm木頭筆,或擒爪2mm。0.5mm為常態,如Threesix習慣,也有0.9mm的Cross與Pentel 0.3mm繪圖筆。攜帶為Cross 0.9mm。也就是說,用鉛筆的範圍還是有限的。今後當多開發其用途。在個人紙筆墨專欄中,鉛筆和鋼筆應為A pair of mates。大家注意這點。
朋友很驚奇,西人可以有一兩個筆筒的鉛筆,若是想到使用木頭筆的西人,有可能一整天的生活多用鉛筆,那就不足為奇了。鉛筆必須要削。一次削了全部,定期全削才方便。原子筆/鋼筆不必削,一兩支就夠了。這種用木頭筆習慣,我們可以借鏡。買一把筆放在筆筒裡,定期削他們,是很實際的。
本欄,個人意見到此為止。
從我設想假如當時在戰場,戰壕中必然攜帶鉛筆而非鋼筆開始。韓戰美軍多攜代派克50,先父來台後,短時間也看過他有一支派克50,小時候,唯一印象就是,他很虐待這支筆。嫌墨流不足,拼命倷筆尖。沒多久無蹤影了,我不認為他有絲毫遺憾,幼年,在部隊中看過他指揮師對抗大演習,很清楚記得他的野戰服口袋只有紅藍鉛筆。那次是實彈演習,他連手槍,都放在營房住處的床底,怕我拿來玩,他沒想到我就拿來玩了。實在危險。思考從這起始的。
回憶學生時代在美國,後來在加拿大,接觸很多北美西人,直到昨晚,沒有任何西人使用過自動鉛筆的記憶,所有殘存記憶都是使用木頭鉛筆。也確認多倫多大學理工,包括數學學院允許使用鉛筆。這幾天拿出Staedtler 的Lumogrph 2mm木頭筆來試寫,尤其是英文,發覺Yuan1 講的:不必磨尖照寫,適合英文書寫。我沒看過西人寫一半就去磨尖的。那種粗度他們習慣了。直到裸露的鉛芯用盡後,才去削筆,也就是說從細到粗一直用是習慣。回想實才發覺,確實沒見過西人用自動鉛筆,更別說歐洲最貴的那種。有可能使用捲入捲出的 Cross 0.9mm。Cross把原子筆(Century)和鉛筆俓度都弄成和木頭鉛筆一樣,難怪當年走紅。這是利用美國人用鉛筆的習慣,順利轉換成他們的產品。始美國人把Cross原子筆當鉛筆用,並且把自動鉛筆取代木頭鉛筆。設計含有如此考量。我見過很多北美人使用Cross這種筆具。並非僅是禮品筆。
個人從1970年代後期開始使用自動鉛筆後,從未捨棄,因為多使用於讀書,少用2mm木頭筆,或擒爪2mm。0.5mm為常態,如Threesix習慣,也有0.9mm的Cross與Pentel 0.3mm繪圖筆。攜帶為Cross 0.9mm。也就是說,用鉛筆的範圍還是有限的。今後當多開發其用途。在個人紙筆墨專欄中,鉛筆和鋼筆應為A pair of mates。大家注意這點。
朋友很驚奇,西人可以有一兩個筆筒的鉛筆,若是想到使用木頭筆的西人,有可能一整天的生活多用鉛筆,那就不足為奇了。鉛筆必須要削。一次削了全部,定期全削才方便。原子筆/鋼筆不必削,一兩支就夠了。這種用木頭筆習慣,我們可以借鏡。買一把筆放在筆筒裡,定期削他們,是很實際的。
本欄,個人意見到此為止。
Re: 鉛筆奇觀/我的結語2
鉛筆奇觀/我的結語2
基於個人因素,練過毛筆,確很討厭毛筆。今日只用來點圈古書,使用吳竹或類似的軟毛鉛筆。我是故意不臨摹任何中西書法,全用讀帖。Michael Sull在Learning Write Spencerian Script一書中,有一句話有理:假設你心中沒有圖像,拿筆亂寫,徒勞無意。其說與我讀帖法不謀而合。也和臨摹原理同。只不過讀帖容易凝聚個人筆法。在讀帖後,從明堂圖像轉入試寫時,我想英文可用鉛筆。Sull建議的當然是2mm;中文不然,我試過石墨棒,效果極好。此處也推薦。甚至認為石墨棒若在外面有延長套保護,壕溝作戰,也是最好的筆具。更別說平日練習了。
基於個人因素,練過毛筆,確很討厭毛筆。今日只用來點圈古書,使用吳竹或類似的軟毛鉛筆。我是故意不臨摹任何中西書法,全用讀帖。Michael Sull在Learning Write Spencerian Script一書中,有一句話有理:假設你心中沒有圖像,拿筆亂寫,徒勞無意。其說與我讀帖法不謀而合。也和臨摹原理同。只不過讀帖容易凝聚個人筆法。在讀帖後,從明堂圖像轉入試寫時,我想英文可用鉛筆。Sull建議的當然是2mm;中文不然,我試過石墨棒,效果極好。此處也推薦。甚至認為石墨棒若在外面有延長套保護,壕溝作戰,也是最好的筆具。更別說平日練習了。
-
- 文章: 148
- 註冊時間: 23日 11月 2008年, 22:09:47
自動原子鉛筆
狗爺提到Cross製造和鉛筆一樣粗的原子筆去提醒美國人用鉛筆的習慣, 這就讓我想起手邊常用的一支美國廠牌Acme製造的「鉛筆」原子筆。乍看下, 它跟鉛筆長的一模一樣, 但拿在手上的重量卻透露它是全用金屬打造的, 噴漆的質感也作的非常好。扭轉「橡皮擦」半圈後, 原子筆心就伸出來。它的筆身比普通鉛筆較寬, 我覺得更好握手。這種筆我們應該如何稱呼? 自動原子鉛筆?


Re: 鉛筆奇觀/建議木鉛筆史用法
鉛筆奇觀/建議木鉛筆史用法
我們倒是可以這樣做:
買兩個筆筒,小的那種。一個裝一般HB木鉛筆,以及F木鉛筆。這種鉛筆後端都有橡皮擦,十支。一個裝慣用的B至6B,隨習慣了。這種鉛筆比較貴,多為製圖鉛筆,也是十支。自動削鉛筆刀一具。鉛筆套筒(美術社有賣)一兩個。
定期把全部鉛筆削尖備用。隨著使用,二十支鉛筆自然呈現有粗細兩類。要用到細尖十筆筒中就有,粗尖自然是有的,這幾天我試過粗尖--2mm,不太適合看書用,隨手拿來用沒有不能書寫的問題。
攜帶應買市售整組筆,裝在薄鐵盒中那種,也就是美術用筆盒組。或者把千筆裝入套筒中,筆尖在筒內。一般來講,這樣攜帶不合適。鉛筆筆尖會消耗,外出單支不宜。我一直推薦 Pentel Kerry那支0.5mm自動鉛筆,幾十年下來,是冠軍筆,也是外出攜帶筆的上選。
從來也沒買兩個筆筒裝鉛筆,下次到文具店買來試試看了。讓我們一起開發鉛筆的用途。用途不確認,買很多鉛筆也白費。還沒開始花錢之前,先想其他多類用途。目前我的用途僅限於讀書。實在太窄狹了。
我們倒是可以這樣做:
買兩個筆筒,小的那種。一個裝一般HB木鉛筆,以及F木鉛筆。這種鉛筆後端都有橡皮擦,十支。一個裝慣用的B至6B,隨習慣了。這種鉛筆比較貴,多為製圖鉛筆,也是十支。自動削鉛筆刀一具。鉛筆套筒(美術社有賣)一兩個。
定期把全部鉛筆削尖備用。隨著使用,二十支鉛筆自然呈現有粗細兩類。要用到細尖十筆筒中就有,粗尖自然是有的,這幾天我試過粗尖--2mm,不太適合看書用,隨手拿來用沒有不能書寫的問題。
攜帶應買市售整組筆,裝在薄鐵盒中那種,也就是美術用筆盒組。或者把千筆裝入套筒中,筆尖在筒內。一般來講,這樣攜帶不合適。鉛筆筆尖會消耗,外出單支不宜。我一直推薦 Pentel Kerry那支0.5mm自動鉛筆,幾十年下來,是冠軍筆,也是外出攜帶筆的上選。
從來也沒買兩個筆筒裝鉛筆,下次到文具店買來試試看了。讓我們一起開發鉛筆的用途。用途不確認,買很多鉛筆也白費。還沒開始花錢之前,先想其他多類用途。目前我的用途僅限於讀書。實在太窄狹了。
Re: 鉛筆奇觀/建議用法2
鉛筆奇觀/建議用法2
本欄就留給所有朋友思考鉛筆用途如何?也請把新用途使用樣本貼出,集思廣益。
目前能看到的就試用粗和軟黑的鉛筆練習中文寫字。
本欄就留給所有朋友思考鉛筆用途如何?也請把新用途使用樣本貼出,集思廣益。
目前能看到的就試用粗和軟黑的鉛筆練習中文寫字。
-
- 文章: 119
- 註冊時間: 26日 3月 2012年, 12:53:53
Re: 鉛筆奇觀
[quote="KM"][/quote]
哇喔~~
傻了我!
這要一直轉筆,不然應該寫不出來這種效果吧?
哇喔~~
傻了我!

這要一直轉筆,不然應該寫不出來這種效果吧?